同期活動 | “意同中西——修復的材料和工法”專題研討會
2019年10月31日下午13:00——17:00,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近現代建筑專業委員會攜手上海善順環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將在“第三屆國際建筑遺產保護與修復博覽會”期間,于上海展覽中心西一館二樓會議室十號廳聯袂舉辦“意同中西——修復的材料和工法”專題研討會。 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 曹永康主任 現任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上海交通大學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 張秉堅教授 現任浙江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文物保護與鑒定中心副主任 特邀嘉賓 鄧吉娜女士 ? 意大利馬貝集團中國區副總經理(修復材料) 汪方勇先生 江蘇筑玖營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錨桿加固技術) Mr Olaf Prümm 德國Lupos3D GbR公司(3D激光掃描,攝影測量,軟件開發技術) 國際嘉賓 德國KalkConcept UG公司(裝飾石灰墻涂料,粉筆涂料,建筑雕塑藝術品修復制作) 早在公元70年,代表古羅馬文化的羅馬斗獸場建于現意大利首都。 而在此300年前,東方的始皇帝為自己的豐功偉績修建了恢弘巨大阿房宮和始皇陵。 約在公元600年,隋朝匠人李春給世人留下了現存最久遠的石拱橋——趙州橋。 500年后的意大利人豎起的比薩斜塔至今依然屹立。 再過200年,米蘭大教堂上的135個大大小小的尖塔,將哥特式建筑推向了高潮。 同時期的中國,明成祖朱棣為自己的新政權修建的紫禁城向世人盡顯皇家威嚴。 不僅如此,諸如萬神殿、靈隱寺、皮提宮、龍門石窟、君士坦丁門、蘇州園林等等…… 一東一西,不同文明用著各自的建筑語言碰撞出的人類智慧藝術之花,絢麗多彩,博大精深。 如今的中國,有著一批志同道合的匠人,他們共同傾倒于古建筑博大情懷之下,對先人留下的寶貴遺產情有獨鐘,擔負起歷史的責任,愛護它、研究它、修復它。 2019年10月31日下午13:00,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近現代建筑專業委員會、上海善順環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歡迎您的到來!